位於跑馬地附近,全港第一家7-11分店
10/2 Schedule
尖沙咀 → 天星小輪至灣仔 → 華星冰室(早餐)→ 叮叮車到跑馬地 → 叮叮車到中環COACH、H&M → 中環半山自動扶梯 → 中環蘭芳園 → 都爹利街星巴克 → 花園道聖約翰座堂 → 山頂纜車到太平山 → 山頂廣場NYF(下午茶) → 阿甘蝦餐廳(晚餐)→ 凌霄閣太平山夜景 → 杜沙夫人蠟像館 → 的士回尖沙咀 → 廟街夜市
這趟來香港就是要把各種交通工具都搭一次,由於第二天行程主要都在香港島區,搭天星小輪過去是再適合也不過了。天星小輪其實跟高雄旗津的渡輪很類似,不過船面較寬,穩定度差不多就是。
坐天星小輪的優點是可以緩慢的看著上中環繁榮的景象
仔細看圖中間也可看到太平「山頂」的凌霄閣
快要進港的時候,會經過香港會議展覽中心,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典禮也是在此進行。左下方為金紫荊廣場,每天早上8點與下午6點都會有升旗和降旗的儀式。
一進到灣仔,目光馬上被叮叮車給抓走了!
香港的電車是世界上碩果僅存的雙層車廂,全部集中在香港島上面,叮叮噹噹的鐘聲就是他的特徵。每天穿梭在狹窄的街道上,來香港沒有搭乘過,就少了一種品味香港的方式!
不過真得佩服他們的開車技術...車子跟叮叮車是走同樣的路線(驚!)還可以貼著屁股...
在灣仔的街道上來回穿梭著,感覺上這裡是傳統的老區,有時尚的建築與餐廳,也有本土特色的舊情懷...
本日的早餐:華星冰室
「華星」是香港八、九十年代的唱片公司, 旗下歌星包括張國榮、梅豔芳、陳奕迅等,餐廳老闆為簡文滌(文迪),牆上也佈滿香港歌手的簽名與海報。
一邊的牆上是陳奕迅另一面則是張國榮海報 佈滿歌手簽名的板子(只看得出來我文迪 XD)
這邊跟澳洲牛奶公司一樣最出名的是炒蛋多士(想到口水又流下來)我們倒是點了另外的牛油多士與通粉,炒蛋多士就留著給澳洲吧!
根據每個時段有提供不同的餐點,先想好再進來點喔!
本來昨天的沙田馬場沒跑到,今天就去跑馬地朝聖一下好了...其實沒來香港之前,僅知道有跑馬地可以賭賽馬,其實腦子裡一直都浮現在電動遊藝場內模擬賽馬的遊戲... 跑馬地我來啦!
前往方法:搭乘前往跑馬地方向的叮叮車,到總站下車即可。
在這個地方會轉彎進去跑馬地
在跑馬地站總站看到的熟悉影像...花博耶!
跑馬地展館內是不能照相的,倒是有露出一個縫隙可以觀看整個馬場美景,在沒有比賽的時候,中間可作為球場、跑步用途,仔細想想,圍繞在馬場周圍的高樓,View更該超好的吧!房價可能也不便宜阿!
側邊入口的馬場看台
沒比賽的殘念...只能照照廣告高興高興囉!
接著前往今日的中餐:再興燒臘飯店
來香港,沒有吃燒臘就覺得少一味,畢竟燒臘也是香港的特色飲食之一。來的時間雖然早了點,但小小的店面也是擠滿了用餐的人們,店員也是忙裡忙外。
點個招牌三寶飯...與台灣不一樣的地方在於...好像沒有配菜耶!香港的燒臘就只有三寶的主樣式而已,味道比台灣的要鹹,可能燒臘轉到台灣後,為配合一般的便當所以會加上配菜,真正的燒臘飯應該沒有才是。
接下來順著叮叮車的路線前往中、上環,這個位於香港心臟地帶的地區,是政治與商業之中心,政府總部、立法會大樓、銀行總行、各大企業總部以及世界品牌旗艦店都聚集在此。而這裡也是幻彩詠香江的地點,幾個地標性的建築物如「中環IFC」、「匯豐銀行總行」、「中環廣場」等。
皇后大道中附近的大廈
中環有一個我一直想去的「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」,雖然只是簡單的電扶梯,拜王家衛電影「重慶森林(Chung King Express)」場景所賜,王菲每日都會乘此電梯至梁朝偉的家。1993年啟用,方便半山地區的居民往來中環商業區,起點為前中環街市,終點為干德道,乃世界最長的戶外扶手電梯系統。
登在電扶梯上觀看兩側香港街道的景色完全不同,彷彿看到各個時代的縮影,新舊建築比鄰、誇張豔麗的招牌隔空招手,更有許多店家與電扶梯高度平行,坐在裡面享受咖啡時窗外別有一番不同的景色。
順著電扶梯到約一半的路程,可下到結志街,這裡有著香港碩果僅存的鐵皮屋大牌檔,下圖中綠色的鐵架小板凳聽說以前的工人就是坐在這邊喝茶的。相較其他的蘭芳園店面,這裡別有一種懷舊的氣息。香港有名的絲襪奶茶在這裡可以品嚐到,由於使用特製棉沙網來過濾茶葉,時間一久網袋被茶葉染成茶色,狀似絲襪。招牌奶茶採用斯里蘭卡的「季後茶葉」與馬來西亞植脂奶沖製,至於口感嘛...個人覺得很像炭焙奶茶且炭焙味特重!有種燒焦的感覺!
沿著皇后大道中轉都爹利街(Duddell street),就可到達香港電影場景的煤氣路燈,順著階梯而上便是以香港50年代冰室為主題的星巴克。
煤氣燈與星巴克招牌混搭絕配! 懷舊星巴克就在旁邊而已
這一段花崗岩石階約建於1875-1889年間,為連接都爹利街與雪廠街,兩端欄杆上安裝了4支古老的煤氣燈,為香港僅存的煤氣路燈,也是法定古蹟之一。
懷舊的星巴克,全世界大概只有這裡才有了,香港50年代的冰室文化為何也不得而知。感覺上香港的飲食跟此文化似乎有某種程度的關連。復古風味的星巴克,賣的飲品相異不遠,內部裝潢擺設倒是吸引了眾人的目光。店家也完全開放攝影,請亂拍照...謝謝!
這扇窗戶很特別,可惜拍不出晃動的人偶
從星巴克外的花崗岩階梯看出去Duddell street,有種時空交錯的感覺,到底是復古還是現代呢?
時近下午時分,也差不多是上太平山頂的時間了...背了一天的腳架跟閃燈,終於有派上用場的時候了
由都爹利街轉「砲台里」經過「終審法院」與「聖約翰座堂」就會看到山頂纜車車站囉!
終審法院...應該就是最高法院吧! 聖約翰座堂,拍婚紗的好地方
時約下午二時左右,排隊的人潮已經滿滿滿,晃到售票口去才發現排隊的人潮是要現場買票的,還好我們已經購票在先,可從另外的入口進去。此時也發生了很慘的是...我們的山頂纜車車票已經過期(EZ travel阿...我排隊排很久耶)
學一次經驗:因為可代購的通常都是類似團體票或者是年票,與旅行社交接票券時,千萬要記得看使用日期,不然重新排隊應該會一肚子火吧!
終於等到沒人的山頂纜車車站
萬頭鑽動的售票處
太平山部分見 DAY2 世界三大夜景 Victoria Peak‧太平山‧扯旗山
排了約一小時的纜車下山後,才發現還有人要上去(驚!) 連老外都都跟我說"unbelivable! I can't believe what I see!"
下山時刻,晚間9:45,車站內還是滿滿人潮
話說來香港叮叮車必搭乘,但最常見的其實是滿街跑得的士,雖然價格貴了些,想來想去來是要體驗一下,從山頂車站作回尖沙咀,價格為85HK$/車,其實跳表的時候僅跳到65 HK$ 而已,但因為過一個島就要加收20HK$的過路費(司機所附的隧道費+HK$10元回程費),很像台灣高速公路上的收費站,其實在第一天從機場進到九龍島的時候也有經過收費站,由於接駁巴士是免費的,自然而然沒有注意到要收費的問題。
香港的的士都長這附模樣,根據顏色來決定跑的地區不同,市區計程車為紅色,新界為綠色,大嶼山為藍色。車子外觀看起來蠻不起眼的,車子總類也是制式化,不像台灣有房車或是休旅車可任君選擇。
紅磡海底隧道隧道內滿滿的都是的士,來的時候作天星小輪走海面,現在走海底,感覺倒是不賴的,司機是住旺角的,只會講一點點國語,他說台灣來的...不錯喔!
香港島至九龍島的收費站
回到飯店後,小憩一下,拍拍戰利品,腳好像沒很酸耶!去逛逛廟街吧!
廟街是以榕樹頭天后宮為中心,向南北兩面延伸,其實有點像台灣的觀光夜市。比較特別的是每個店面幾乎都搭有棚子,可能也是排檔名稱的起源吧!另外特別的是排檔的兩邊都是住宅,很像香港拍片中,傳統窄窄小小的公寓;最後就是為什麼橫向的要拉一排排的國旗呢?不是限制高度吧~~(誤)
至於這邊賣的東西,其實就是台灣的夜市,一區是賣衣服、玩具、飾品以及手機類,另一區就是用餐的地方。雖然書上寫說這邊是「男人街」,不知是太晚來還怎樣,其實男生的東西也不多喔!來這邊買買小飾品倒是蠻合適的。往另一區繞去...還有一整排賣情趣用品...算命也是一整排,這倒是少見的型態
沒有辦法從上而下拍廟街景,只好往上照囉!
從地鐵C出口一出來就看到美都餐室,本來也是預計行程內,無奈來的太晚,營業時間僅到晚間十時。這間1950年開業的老字號西餐廳,見證了廟街的歷史,下次來訪香港時再來飽餐一番吧!
腳酸了 腳酸了 腳酸了 腳酸了 腳酸了 腳酸了 腳酸了 腳酸了 腳酸了
本日心得,備妥撒龍趴士,腳酸還是要繼續走。
在地鐵站的特色廣告,坐末班的地鐵返回尖沙咀...
怎麼覺得直式構圖的照片一堆(茶)